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社会 -> 社会万象
“李犇犇”是个身怀绝技的机器人
站得住、走得稳、能干活 可识别宁夏方言、相关工业术语,准确率达93%
2025-11-19 07:54:46   
2025-11-19 07:54:46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具身智能机器人“李犇犇”招手致意。

  “大家好,我的编号是001。”11月18日,位于银川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宁夏灵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,身高135厘米、体重35公斤的具身智能机器人“李犇犇”灵活展示奔跑、跳跃、互动等技能。

  这台机器人不简单,它是宁夏首台自研及二次开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。

  “李犇犇”的诞生,源于乡贤归巢的创业故事。宁夏灵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岩岩,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。李岩岩原来就职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,深耕机器人领域多年,在机械臂协同控制、路径优化算法等方面积累了扎实技术功底。

  近两年,国产人形机器人备受瞩目。李岩岩敏锐发现宁夏的独特优势:“煤化工企业需要机器人高危巡检、景区需要机器人多语言服务、独居老人需要机器人照护……多元化的场景是机器人落地的沃土。”李岩岩果断辞职,回到宁夏开启研发征程。

  回乡创业之路,离不开政策的助力。银川市推出“3年免收场地租金”政策,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让宁夏灵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集中精力攻坚核心技术;电信部门主动提供5G专网与边缘计算支持,毫秒级低时延保障远程作业指令传输,快速处理环境数据,为机器人“大脑”高效运转筑牢基础……在政策扶持下, 宁夏灵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仅用数月便完成“李犇犇”的研发落地。

  “李犇犇”绝非“展厅花瓶”,核心竞争力藏在“大脑中枢”中。李岩岩介绍,技术上,“李犇犇”实现“大脑”与“小脑”协同进化,“大脑”联合科大讯飞研发多模态语音模块,经宁夏方言、工业术语专项训练,识别准确率达93%,即便在煤化工厂高噪声环境中,也能精准响应作业指令,还支持多语言实时翻译;“小脑”则搭载自研FOP导航避障算法,结合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,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灵活避障,真正实现“站得住、走得稳、能干活”。

  谈及未来,李岩岩有着清晰的规划,将优化“感知—认知—决策—执行”模型,目标提升20%运动流畅度,让机器人能完成精密零件组装等复杂动作,同时推动语音识别准确率突破95%,适配更多语言与行业术语。此外,还计划联合宁夏高校建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培养人才,推进核心部件本地化生产,构建“研发—生产—应用”闭环产业链,打造宁夏特色的具身智能生态。(记者 哈玲 文/图)

【编辑】:王小梅
【责任编辑】:杨丽